无人机软件技术提供商
资讯搜索
首页  >  新闻资讯  >  低空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各地近期政策
低空经济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各地近期政策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核心技术能力还有不足。飞行控制、智能避障等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得到大规模有效验证,整体解决方案正在探索中。二是一定程度实验室与产业脱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多停留在样机或试验阶段,缺乏中试平台和工程化验证能力。三是适航证取得周期长、通用航空零部件融资难等问题也阻碍了技术转化。四是技术成果转化各方参与主体还未形成高效的合作与交流体系等。


工信部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甘小斌在新华社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做好“四个强化”,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二是强化创新和服务平台能级提升,打造定位明晰、协同贯通、开放共享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三是强化科技服务支撑,为企业提供计量校准、标准实施、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科技信息等“一站式”公共服务。四是强化机制改革保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先用后付”、资产单列管理等改革,完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良好生态。


各地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科技成果转化。近2个月地方出台一系列低空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云南出台《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对引进技术的第三方,按落地年销售额2‰给予奖补,最高奖补1000万元,连续奖补3年,关联交易除外。


贵州出台的《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低空经济研发机构落地,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及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承担相关科研项目。支持企业与航空院校、科研机构在固定翼飞行器、直升机、无人机等领域的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新一代航空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


济南出台的《济南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促进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六条【技术攻关研发】  市、各区县政府(管委会)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坚持应用场景引领,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在本市开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创新活动,支持低空经济领域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石家庄出台的《石家庄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提出,加快军民两用低空技术双向转移转化研发;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围绕全市低空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发,转化一批优质科技成果;支持政府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低空飞行器与部组件、通用载荷、低空管理与服务、低空应用软件、气象观测等测试检验平台与测试装备研发,支持相关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推动相关测试仪表、评估软件及测试环境的研发与产业化等。


天津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容错清单”。天津市科技局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调动和保护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营造敢于担当、大胆转化、容错免责的成果转化氛围。


长三角低空产业科技金融基地在产学研合作领域,上海长三角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会与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同济大学航空运输与低空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达成合作签约,标志着长三角低空经济将进一步依托高校科研优势,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75899360968d81cc9c5ee0.jpg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及推广,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或新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共同参与,需进一步通过政策协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卡点,进一步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2025-09-28
306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或其他事宜,请联系本站邮箱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