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也是低空经济从“技术探索”向“实战应用”的关键,各地积极探索并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
杭州院企协同创新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深度融合。9月下旬,首批浙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试点名单的《科创平台结对合作机制改革》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航杭研院”)、滨江区人民政府、浙江省机场集团联合申报,以院企创新联合体的形式共同冲击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低空智能领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产业升级,助力杭州培育低空智能领域新质生产力。该试点构建了低空智能领域“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协同攻关机制,并已获得一批成果。双方已设立各类前沿预研与概念验证项目15项,研发投入突破千万元,覆盖低空运行、航空安全、智慧机场等多个领域。其中机场机坪侧人员轨迹跟踪分析系统、机场跑道表面状况监测预警系统等10项成果已在杭州、宁波、温州机场等地试点应用,真正推动低空智能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同时,北航杭研院联合企业、高校培养复合型工程硕博士,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互聘机制,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转化。昆明低空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成果创新及转化。昆明高新区立足高原优势,构建高原特色低空经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导区,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低空经济创新高地。今年8月,昆明高新区被列入云南省承载低空制造业重点园区,目前已推动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领域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卓翼智航、昆明得一航空科技产学研等一批低空经济项目与园区达成合作。昆明高新区将从强化产业培育、夯实创新基础、拓展应用场景、强化要素供给等方面持续发力,计划在东区布局低空产业生产制造基地,推进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带动新型复合材料、关键零部件等领域产业集聚;在西区发展检验检测、维修保养、飞行器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在民办科技园推进“低空经济+物流”试验项目;联合龙头企业共建低空经济展示中心。同时,围绕研发制造、基础设施、飞行服务等环节精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项目落地。到2027年,力争建成产业集聚、创新活跃、应用丰富的生态体系,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集聚产业链市场主体50家以上。接下来将联合省、市、区三级资源,搭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深度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优良生态。

天津东丽为航空航天科技成果转化架设“合规导航”。东丽区税务系统瞄准成果转化环节,立足税收职能,加强政策辅导,促进转化链条上的企业、科研人员和技术经纪从业者合规经营、合规从业,助力越来越多的航空科技成果转化。一是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递延纳税,创立"明白纸+全流程管理"服务模式,同时建立“事前辅导+事中跟踪+事后复核”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定期筛查未备案疑点,及时提示提醒,强化技术入股环节规范管理。2024年至今,东丽区税务局共受理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备案78项,当期递延缴纳个人所得税4861.08万元。二是研发加计扣除精准管理。科学设计监控指标,分级分类设计不同风险模型,确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疑点企业名单。开展全面开展风险核查,分批对335户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疑点开展案头分析和实地排查,深挖隐性风险。筛查后,全局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减少10.11%,优惠政策落地更加精准。三是技术中介合规从业打通转化“最后一公里”。培养高素质的航天航空领域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真实需求精准对接,破解航空产业技术转化难题。
https://freely-sh.oss-cn-shanghai.aliyuncs.com/static/uploads/images/2025/10/19/176085478868f483041ff7f.png

2025-10-19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