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城市,青岛正以“海陆空”立体优势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一是打造海岛低空物流航线
青岛市在去年10月印发了《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重点提出“聚焦海洋海岛场景综合应用”“深化无人机在海上物流等领域应用,鼓励企业开展载人或载货跨海运输等生产性低空飞行服务”“探索发展面向多种类型的低空物流配送服务”等实施细则。
今年2月,以“云端速递 飞跃灵山”为主题的北方海岛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营首飞活动在西海岸新区积米崖港举行。两架载物无人机从积米崖港和灵山岛对向起飞,10分钟后稳稳降落,北方海岛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营首飞成功。活动现场,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邮政、顺丰、京东、圆通等8家物流公司现场签约,共建北方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航线,用于应急物资、政务文件、鲜活海鲜等高时效品类的空中速递,实现了积米崖—灵山岛低空物流“10分即达”,满足了灵山岛居民物流和日常生活的刚性需求。
二是织密城市低空“智慧网”
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致力于低空经济的企业,2023年,其承建的崂山区全域低空智能感知平台项目顺利通过用户验收。该平台部署了44个无人机自动化机场、2套垂起固定翼无人机以及1辆机动保障车,打破城市低空数据壁垒,实现多部门共建共享,实现智慧低空城市联动响应,其服务内容包括在大型节日节点开展无人机巡查;节假日期间对重点区域、重要路段进行交通保障;为城市治理与运营管理等业务场景提供飞行服务支持等。
作为低空经济“基建载体”,新型基础设施决定了空域资源的可开发维度,其重要价值体现在为“低空经济”提供充足的能量补给、广泛的通信覆盖、高效的低空交通保障以及构建数字天空的“物理底座”。“我们自研的‘优小站’无人机自动机场,集成了远程控制、无人值守、快速充电、精准降落、自动回收、气象监测、智能调度、分布式作业大系统模块,经过严格的CNAS实验室检测,在高温、高湿天气下依然有很好的作业表现,能够适应多地区各类复杂的户外环境,部署后可代替人工执行无人机户外作业。”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经实践论证,相比传统作业模式,成本约降低50%,较无人机手动操作效率提升10倍之多,为智慧城市、城市治理、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等行业应用场景带来了全新的生产力变革。
三是与城市智慧化发展融合
在充满机遇的“低空蓝海”,其澎湃动能不仅源于日新月异的智能技术创新,也需要与法律框架的深度耦合为其校准航向;而其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则在于构建起一支由专业化、全链条培训体系锻造的坚实人才梯队。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技术与法规的双轮驱动,人才与产业的同频共振,共同擘画着青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航程。
日前,青岛市无人机学会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低空飞行智能技术与应用学术报告会聚焦低空智能技术前沿与应用实践,通过主题报告与技术研讨,推动低空经济与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深度融合,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参与。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宗强表示,通过整合高精度地理信息、气象数据与实时空域动态,可构建城市级低空飞行“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无人机路径规划效率提升40%以上,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提供精准决策支持。中科星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体方案部总经理李银龙介绍,依托“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公司研发的“低空智脑”平台已实现每秒百万级数据处理能力,未来将助力青岛打造全国首个“海陆空”协同的低空经济示范区。(青岛早报 6月23日;经梳理)
●兵团深度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形成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生态
我国大力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致力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算力新格局,构建数字时代经济新版图。新疆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地带,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潜力巨大。《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推动新疆(含兵团)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融入国家算力网络体系,这为兵团算力产业发展带来重要历史机遇。
2024年以来,兵团持续夯实“数字底座”,把发展绿色算力作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围绕电力支撑、产业培育、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探索建立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新机制、绿色电力支撑绿色算力发展新模式,让数字经济发展更为稳健,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兵团算力。
2024年以来,依托一系列“先天优势”,兵团把绿色算力发展作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机遇,谋划织就兵团算力“一张网”,全面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推动绿色电力和绿色算力融合发展;围绕电力支撑、产业培育、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营商环境营造,出台一系列促进绿色算力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立足兵团、服务全国、拓展中亚的绿色算力基地。截至目前,兵团已备案算力中心项目37个,计划总投资约389亿元,建设算力规模超10万P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现已开工建设算力中心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约94.4亿元,在建算力规模超3万PFlops,其中,2个算力中心项目941PFlops算力已开始试运行。
(可克达拉银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集中控制室,该公司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引进先进的“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视频追踪可视化”系统)
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
在石河子深云绿色智算中心项目(一期)建设现场,1000余台服务器正以441PFlops的强大绿色算力,深度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构建起横跨实体与虚拟空间的庞大数字枢纽。
“这个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从合作双方第一次见面到签约,仅用了20多天,实现了签约即开工、半年即运行。”石河子深云绿色智算中心总经理李金华告诉记者,在八师石河子市投资,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电力优势以及发展潜力。项目2024年10月开工建设,今年4月即投入运营,较同类项目工期缩短了40%,创造了新的纪录。
近年来,八师石河子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快推进地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布局,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土地、电力、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距石河子市约300多公里的五师双河市,双河中树云智算科技有限公司算力中心建设项目一期近日正式开工,标志着五师双河市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突破。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5000PFlops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及配套产业设施,其中,一期建设1250PFlops算力。项目投产后,将为五师双河市科研分析、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服务支撑,可实现年产值约4亿元,带动150余人就业,实现全口径税收500万元。
近年来,五师双河市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抓国家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和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政策机遇,积极洽谈对接算力产业项目,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五师双河市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同时,该师市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优化电力资源利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来五师双河市投资兴业。
东数入疆,西算至远。根据规划,兵团下一步将继续夯实算力基础,初步形成算力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引导算力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形成集聚效应,带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算电协同、算网融合、数算融合、产业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绿色电力对算力的支撑能力,加快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促进算力与数据、算法一体化应用,形成以算力网为底座的数据流通格局,不断完善算力产业生态,实现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逐步升级,形成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生态,着力打造以创新引领的绿色算力产业集群。
开辟数字经济发展新蓝海
今年年初,在广州数据交易所(石河子)服务基地(以下简称“服务基地”)揭牌仪式上,多家公司现场交易签约,实现了服务基地落地即运营的预期目标。新疆疆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现场签约的企业之一,该公司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石河子市分公司就卫星遥感数据运营服务达成合作,签约金额为500万元。
新疆疆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农业耕种全程可追溯体系、农情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农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科技公司,在近10年的数字农业数据采集和研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
服务基地作为广州数据交易所服务的具体延伸,可更高效地服务区域数据市场主体,为兵团相关产业企业提供数据资产登记、交易结算、数据保险、数据托管、人才培训等服务。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借助网络、润物无声地服务着各个领域。把握数字经济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特征,兵团正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赋予实体经济新的内涵。
经兵团数字算力赋能,传统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在农业领域,农田装上“数字大脑”,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智能分析后,即可实现精准灌溉、病虫害预警等。在工业领域,一批批智能工厂相继建成,依托算力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在兵团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数字经济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一个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化数字产业体系加速崛起,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兵团方案”,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贡献“兵团智慧”。(兵团日报 6月19日;经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