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部地区首个省级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在湖北省低空运行管理中心正式启动测试运行。作为湖北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载体,湖北省低空飞行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以“全省低空一张网”创新架构,贯通全省及市州空域管理、审批流程与安全保障全链条,不仅为湖北省低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奋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湖北样板”,为湖北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支点贡献低空力量。

湖北机场集团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低空经济的决策部署,在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等部门指导下,牵头成立湖北省低空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并加挂湖北省低空运行管理中心牌子,形成”一套班子、多轨运作”的全省低空经济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架构。省平台由省低空公司建设,秉持三大创新理念:一是全省“一张网”统筹布局,平台集成低空空域管理、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三大功能,实现全省低空资源“省级协同、市州使用”,飞行计划“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确保低空飞行“看得见、叫得着、能监管、能应急”;二是与民航湖北空管分局联合共建共营,由省低空公司投资建设,空管分局提供业务支持,既为全省提供专业的飞行服务,又压缩了低空业务协调层级,提高了协同运行效率;三是强化平台互联互通,省平台向上对接国家UOM系统,向下整合地市飞行服务站的数据资源,横向与军民航管制部门以及公安、应急等相关地方部门互通,全面采集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及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信息,打造省级低空数据与业务交互枢纽。省平台建设围绕“让天空更透明、审批更便捷、飞行更安全”三大目标,构建全链条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在空域管理上,省平台整合军民航空域、飞行及气象等数据,搭建三维可视化系统,动态生成空域可用状态,用户通过PC端、移动端即可实时掌握空域态势,显著提升飞行活动规划效率;在飞行审批上,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常规空域飞行“备案即飞”,临时空域申请时间大幅缩短,支持“一次提交、多方协同”,借助智能预审功能自动核验飞行计划合规性,极大提升审批效率;在运行安全保障方面,省平台部署的低空空域态势监视与告警系统,对飞行器异常行为快速预警,缩短响应时间,降低飞行安全事故率,筑牢低空飞行安全防线。在省发改委指导下,省低空公司联合各地政府及低空运营企业,正全力推进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形成“技术验证-平台互联-商业闭环”的发展路径。经遴选,武汉东湖高新区、经开区、汉阳区等8个城区,以及十堰、宜昌、荆门等5个地市率先入选试点。这些区域依托省平台数据共享与空域协同能力,聚焦低空智联与监视网建设,探索5G+无人机、北斗导航等技术在低空场景的应用;同时,推进省市两级平台互联互通,实现空域资源、飞行计划、监视数据的跨区域联动。目前,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原则,重点推进试验区建设,力争尽快打造2-3个特色鲜明的示范样板。未来,试验区将以省平台为基础,围绕“低空+物流”“低空+旅游”“低空+应急”等场景,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北经验”,以点带面激活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新动能。这张覆盖全省的“低空智联网”,正以数据为纽带、以创新为引擎,推动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等新业态从试点迈向规模化应用。它不仅是湖北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低空经济赛道的关键抓手,更以“全省低空一张网”的创新实践,力争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北方案”,奋力书写湖北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极目新闻 7月1日) 广东省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简称“广东省平台”)30日正式上线公测,面向持有民航局颁发运营许可证的政务类、商业类飞行运营单位开放。

该平台由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省低空经济公司”)建设,现已按总体规划完成框架搭建,实现“低空数字底座”的数据整合与管理、设备连接与协同、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应用场景快速构建四大核心功能。公测期间,平台将为广东省内低空用户提供飞行计划处理、运行协调、飞行情报、气象信息、告警与协助救援等服务。作为联通国家平台与市级平台、对接军民航空域及计划管理系统的省级枢纽,广东省平台是构建军民地低空空域运行协调机制的重要载体,主要由运行指挥决策系统、军民地协同管理系统、省综合飞行服务站系统和低空经济全要素数据融合中心构成。平台建成后,军民航空管部门可实时掌握广东全省低空飞行态势,动态管理全省空域航线,大幅提升部门协同效率与飞行活动审批流转速度;公众用户能便捷提交低空飞行活动申请,办理设备认证,获取航空情报服务;运行管理人员可实时获取全省飞行器动态、气象及情报信息,实现低空飞行“看得见、叫得到、管得住”。目前,广东省平台上线了空域划设、飞行计划管理、审批服务及飞行动态数据等四大核心模块,实现“用户申报-部门审批-动态监管”全流程全链条线上管理,通用航空和无人机的空域和计划申请已全流程打通。在数据整合方面,该平台汇聚了广东省空间地理信息、政务无人机等政务数据,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反制等智能网联数据,民航通航机场、无人机起降场等基础数据,以及合格运营人、航空器、驾驶员等注册数据,构建起低空一体化数据资源池,为后续低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调度应用奠定基础。(中新网广州6月30日)●有人机无人机“一网统管” 广西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线测试运行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线测试运行,标志着广西低空飞行服务保障正式进入体系化、规范化、智能化新阶段。

该平台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组织,广西北投低空经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依托广西低空飞行服务站,以服务有人机和无人机融合运行为目标,聚焦于实现空域管理部门“一网协同”、有人机无人机“一网统管”、区市联动“一网通览”。 聚焦低空经济发展核心需求,平台通过搭建空域管理部门高效协同中枢,联通相关管制单位,建立协同运行机制,实现统一态势掌握、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运行控制,并支持低空有人机及无人机用户线上办理飞行计划审批等服务,动态监控审批流程。平台构建全区“1+N”低空服务管理体系,即由1个自治区级平台统管全区低空飞行时空动态数据,实现全区有人机与无人机飞行动态的“一屏全览”,同时,N个地市级平台作为子系统,具体执行对各地市低空飞行活动的监视与管理。市级平台按需建设,先试点后推广。
目前,北海市已率先通过“区市共建”形式完成市级节点平台对接。平台重点服务城市无人机应用,纵向打通空域管理部门,横向互通政府职能部门,围绕政务飞行、无人机物流、电网巡检、农林植保等行业或产业应用,提供更为便捷的低空飞行活动申请和审批,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技术层面,平台搭建了飞行动态与解析模块,对多元低空监视数据进行融合和解析,完成了对有人机及无人机融合飞行数据的标准化修正及转发。通过监视设施地面站合理布局建设和机载设备配备,可实现3000米以下空域有人/无人航空器飞行动态监视和特殊情况警告。平台还通过对无人机用户飞行活动航线进行不间断的收集与整理,对航线飞行的空中风险和地面风险进行量化计算,逐步构建合规可信的无人机低空航线网络。
此外,平台还将开放低空飞行信息资讯公众服务门户,公众可以通过门户进行低空政策查询、无人机适飞空域查询等,并支持公众对低空飞行的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优化低空飞行环境,规范低空飞行活动。
随着“1+N”服务管理模式的持续优化和高效运行,广西低空飞行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将不断催生更多“低空+”创新业态,持续筑牢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屏障,助力广西低空飞行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广西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空中动能”。(南宁晚报 7月1日)●南开大学博士点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为响应国家低空经济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南开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低空技术与工程”作为新兴前沿学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深度融合机器人学、控制科学、空域管理等学科理论,重点研究低空智能系统的感知、决策与行为一体化技术。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低空感知智能、决策智能、行为智能等研究方向具有显著优势,拥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近年来,人工智能学院以“具身智能+无人机”为特色研究方向,在自主运送、观测与作业等应用场景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并成功应用于青藏高原科考、应急抢险救灾等国家重大工程。
南开大学设立该学科,将重点培养具备“智能+空域”交叉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着力解决低空监管智能化、新型飞行器自主化等关键技术难题,有效填补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空白,为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晚报 7月1日)●哈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正式揭牌 新疆东大门开启通航新时代6月25日,哈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哈密市在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中迈出关键一步,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哈密伊州机场凭借独特地理位置,成为疆内旅客中转与出疆的核心枢纽。截至6月24日,哈密伊州机场累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4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货邮吞吐量468.9吨,同比增长102%;进出港航班5393架次,同比增长109%。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哈密伊州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有望突破100万人次,机场运输保障能力与区域航空吸引力将实现质的飞跃,为哈密市在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中注入了全新动能。活动现场,哈密市委、哈密市政府、新疆机场集团和新星市等相关领导为“哈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揭牌。新疆机场集团总经理吕辉斌在致辞中表示,哈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以哈密伊州机场为核心枢纽,辐射即将开航的巴里坤运输机场和计划新建的伊吾县A类通用机场,构建起覆盖哈密市的低空飞行服务网络,是新疆机场集团和哈密市委、市政府共同推动通航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成果,将为各类低空飞行器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保障,将大大提升哈密地区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新疆机场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航空运营、安全管理、技术研发、机场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哈密低空服务保障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共同探索低空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为哈密低空经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哈密作为新疆“东大门”,具有“东联西出、南通北拓”的区位优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哈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的成功揭牌,标志着哈密市与新疆机场集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从规划走向实质落地,为构建哈密高质量低空经济产业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活动现场还进行了“支支通”包机业务视频展示和无人机场景运用愿景展示,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哈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中心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低空经济的广阔发展前景。(央广网 7月1日)
https://freely-sh.oss-cn-shanghai.aliyuncs.com/static/uploads/images/2025/08/30/175653810768b2a4fb7a76a.png

2025-08-30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