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软件技术提供商
资讯搜索
首页  >  新闻资讯  >  江苏全国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设指南团标发布;广州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海提出发布低空经济等重点应用场景
江苏全国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设指南团标发布;广州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海提出发布低空经济等重点应用场景
● 江苏省:全国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设指南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6月30日,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编制的江苏省《低空起降场(点)布设指南》与《低空空域划设(提报)指南》,由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以省级团体标准的形式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设指南,也是江苏省在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为全省低空经济安全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75653855368b2a6b9c9ea8.png

随着省内低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全省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低空起降场(点)的合理布局和低空空域的高效利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低空起降场(点)布设指南》首次构建“四级分类体系”:一、二、三级起降场(点)分别为城市空中交通(UAM)体系的骨干节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其他起降场(点)则包括无人机机巢/机柜、车载式和便携式无人机起降平台,以及不对公众开放的起降场(点)等。前三级建议主要服务于低空公共运输,第四类建议主要服务于各类低空特色应用场景,给出低空起降场(点)布设的原则、方法和流程,指导起降场(点)建设突出重点、精准适配、集约高效、创新融合。
《低空空域划设(提报)指南》创新提出“三类空域+四级航线”分类分层体系和设计方法,结合省内低空空域实际,对真高120米以下W类、300米以下G类和300米以上临时空域的需求划设方法提出建议,提高提报效率。考虑到省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差异、不同的场景需求,低空航线实施四级管理,划分为Ⅰ级(跨省主干线)、Ⅱ级(市域干线)、Ⅲ级(城市支线)及其他航线,基于安全高效的原则,提出航线需求划设的要素、方法和流程,形成“空域-航线”协同运行网络。安全创新方面,提出人口密度避让规则和军民航刚性避障规则。引入“障碍物限制面”“最低扇区高度”等标准概念,与实际运行结合,提高应用价值。
这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团体标准发布实施,标志着江苏省低空经济发展正式迈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将全面赋能江苏13个地市低空经济建设,有力推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江苏省交能运输厅 7月2日)


●广州市: 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郭永航 孙志洋出席
7月1日,广州市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听取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郭永航主持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作工作部署。
郭永航强调,发展低空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广州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抢抓战略机遇,加强系统谋划,找准着力点、突破口,全力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制高点,不断厚植广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要狠抓科研制造,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加强智能感知、网络通信、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迭代推出整机产品和终端产品,提升关键环节本地配套水平,推动全产业链集群集聚发展。
要抓紧应用示范,广泛拓展“低空+”文体、物流、商务、医疗、应急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可商业化的示范项目,推动低空经济加快走进千行百业。
要抓好基础支撑,加快完善通用机场、低空起降枢纽和起降点、综合保障基地相结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搭建集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算力、反制等为一体的低空智联网系统,建设特色低空产业园区。
要抓好生态塑造,深化产业协同和区域合作,完善低空经济人才发展体系,携手港澳等湾区城市开展技术合作和场景共建,用好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培优引强低空企业,牵引带动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发展。
要抓好安全保障,健全低空飞行规则、事故应急、安防反制等制度机制,提高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动态监管和风险防范应对,促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
要加强组织领导,市产业办加强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区主动作为,强化政策保障和宣传引导,“全市一盘棋”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孙志洋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发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综合性门户优势,坚持安全为要、需求主导、协同建设、有序推进,全力推动低空经济提质增量。要依托广州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聚焦研发、制造、运营等关键环节强链补链,加快建设软硬协同、空天地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大龙头企业、领军企业招引力度,紧盯细分赛道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要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积极争取国家及省的指导支持,对标先进城市加强产业规划、政策创新和要素保障,完善安全监管与服务保障体系,推动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广州日报 7月2日)

●上海市:  发布AI大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重点应用场景
7月1日,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强服务优环境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提出,发布重大应用场景。发布AI大模型、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重点应用场景,推动重大应用场景优先向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倾斜。组织开展场景路演、场景对接、揭榜赛马等活动,开展场景应用创新大赛,为获奖企业提供高校实验室、低成本办公场地。将优质垂类大模型项目纳入全市公共算力调度体系,对模型推理算力项目实施补贴。(上海经信委 7月1日)

●成都市: 低空经济示范场景气象观测试验启动
6月24日,成都低空经济示范场景气象观测试验(以下简称“试验”)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发布试验计划和8个试验场景清单。
8个试验场景清单包括: 世运会开幕式气象服务场景、龙泉驿区无人机医疗物资配送气象服务场景、彭州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气象服务场景、金堂淮州机场低空文体旅游和应急救援气象服务场景、“熊猫飞的”低空文体旅游气象服务场景、东部新区龙泉山森林公园气象服务场景、无人机气象探测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场景、精细气象数据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场景。此举旨在为低空短途载人、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文体旅等应用场景提供精细化数据服务,实现低空高价值气象数据的交易,形成“数据要素×低空气象服务”典型案例。建立低空气象数据产品服务规范,形成不同应用场景低空智慧气象服务模式,保障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作为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市气象局按照“建机制、夯基础、搭平台、优场景”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试点建设。此次启动试验,将进一步驱动关键技术加快攻坚突破,推动解决低空经济气象观测关键技术难题、管理瓶颈和标准缺失等问题,引领低空飞行气象保障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促双强。(中国气象局 6月30日)

●自贡市: 首条跨省市无人机邮路首飞成功 自贡生鲜快递有望迈入“低空时代”
7月1日上午11时16分,一架装载重庆永川土特产的无人机平稳降落在自贡兰田机场,标志着全省首条跨省市无人机邮路支线首飞测试圆满成功。此次首飞采用最大载重800千克、容量11立方米的货运无人机执行任务。试飞路线贯穿川渝两地,全程跨越地形障碍,实现点对点高效运输。
本次测试重点验证了无人机在跨省飞行中的稳定性、导航精度、载重及续航能力等关键指标。试飞结果显示,无人机全程精准完成装载、起飞、巡航、降落及卸载全流程,各环节衔接顺畅,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为后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自贡市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无人机邮路有效缩短了川南区域物流周期,为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提供了高效通道,是对“邮政+电商+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此次成功试飞可有效助力川渝两地资源深度整合,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打造高效协同的区域物流体系。“通过本次试飞,证明该邮路有望成为解决生鲜农产品高效转运的重要手段。”
该负责人表示,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将助力川渝邮政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为后续探索川南区域物流运输场景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和经验积累。未来,他们将基于首飞成果,进一步优化无人机配送流程,让这“空中邮路”成为连接川渝、服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进一步释放低空经济潜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自贡网 7月2日)


2025-08-30
283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或其他事宜,请联系本站邮箱
热门视频